2022-06-14 | 来源:admin
今年初,笔者提议在国际设计科学学会下面成立元宇宙研究会,得到了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今年3月28日,国际设计科学学会元宇宙研究会(ISDS-Meta)成立。
约30年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就对虚拟现实与元宇宙有过展望,并将其命名为“灵境”。他也因此被尊为“元宇宙之父”。作为钱学森先生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成为成立元宇宙研究会的牵头单位并在各方支持下于5月28日主办了“元宇宙与创新设计”国际会议,国际设计科学学会的元宇宙“大厦”由此奠基。
那么,什么是元宇宙?设计科技工作者如何介入元宇宙?国际设计科学学会元宇宙研究会应该为此做些什么呢?
元宇宙是当下的“热”词,并有望成为科技界和日常社会生活中最知名、最流行的词汇之一。然而,对元宇宙的定义,目前学界还没有形成共识。笔者认为:元宇宙不是简单地将现实虚拟化,而是实现了数字化;元宇宙并不是一个全部虚拟的世界,而是一个数字新世界;这个数字新世界不是仅对物理世界进行数字化,也不是仅在虚拟世界搞数字化,而是虚拟和现实共融的新世界,通过数字化,为这个共融的新世界升维,从而在更高维度上进行创造并产生价值。
在微软年度工作趋势指数调查中,51% 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将在未来两年内至少在元宇宙环境(即“元界”)中开展一些工作,更高比例的受访者对这个想法持开放态度;只有16%的受访者表示,无法想象未来在“元界”开展工作。目前,虽然社会的某些领域仍然严重依赖实体存在和互动,但笔者认为,通往虚拟工作空间的旅程比这16%的受访者想象的要短。实际上,这样的趋势已经初见端倪:新冠肺炎疫情推动了工作方式变革,数字解决方案被集成到工作流程中,催生了“云”办公或混合工作新模式,
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看,元宇宙使得人类对现实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边界感知日渐模糊化,由此或在催生一个全新的文明形态。对于这个可能出现的全新的文明形态,我们目前虽然还无法界定,甚至难以描述,但它一定是激动人心、令人神往的,绝不只是实现一些发明创造和技术突破那么简单。
“万物皆可设计。”设计是人类最早的实践活动之一,持续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为介于哲学等人文科学和工学等技术科学之间、具有创新引领价值的特殊艺术学科,设计学是自然形成的、贴合人类社会未来发展趋势和当今发展需要的新兴交叉学科,集艺术、科学、技术、人文、社会、商业等多重属性于一体。
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设计不得不受制于物理世界和物质本身的特性,而在“元界”,这些制约因素可以完全被消除,实现自由创造。对整个设计行业的发展来说,元宇宙可能正在改写设计原有的规则,推动一场深刻的设计学变革。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国际设计科学学会才率先成立了国际设计科学学会元宇宙研究会,呼吁与鼓励相关领域的人才在元宇宙的新环境下迎接挑战,创建全新的设计逻辑、设计体系、设计方式。我们希望科技界和产业界精诚合作,不仅在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上实现前沿技术的创新和突破,而且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超前布局,加快元宇宙相关场景的整合创新和应用实践。
笔者认为,所谓元宇宙就是现实世界的虚拟化和梦幻世界的现实化,这“两化”借助数字化得以实现。现实世界的哪些要素需要虚拟化、怎样虚拟化,需要现实化的梦幻世界是什么样?我认为,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我们国际设计科学学会元宇宙研究会要做的事,也是我们设计科技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
(周武忠 作者为国际设计科学学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主任、教授)
最新推荐